第78章 扩招的缘由
推荐阅读:道爷不好惹、九皇叔威武、从一人之下开始的剑修、和小龙女同居的日子、全人类假失踪,我修仙被直播了、医武天尊、第五任、家养小王妃、我来自惩罚世界、我收徒就能变强、
好多所谓计官,算盘都不会用,三位数加减法都要算半天,账目全靠手下的吏员去写。
这种情况必然会滋生贪腐。
更严重的是,基层数据混乱一旦蔓延开来,国家将彻底失去对基层的了解。
比如最基本的人口数据、土地数量等等,都很难再统计上来。
朝廷下令统计人口、丈量田亩,那些人就直接将以前的数据略微改动一下上报。
这种情况已经显露端倪。
别的行政官员,可以通过大规模征召读书人,或者让地方州县推举人才来缓解。
计官属于专业人才,有技术门槛的。
民间懂算学的本就少,还要排除商贾,可用的人就更少了。
自己培养需要时间,只能通过扩招来缓解这个问题。
试卷简单一点,评卷的时候标准宽松一点,有一定算学基础都可以招进来。
国子监算学班,作为大明唯一一个专业培养计官的地方。
这里的学生纵使再差,简单的记账总还是懂的。
朱元璋已经决定,将培养两年以上的算学生,全部授官。
正是基于这个目的,才会让程一民这个算学博士,参与到算科考卷编写中来。
放在正常情况下,那是万万不可能的。
这些消息涉及到朝廷机密,邱广安不敢随意透露,所以程一民也不知道。
陈景恪虽然在宫里,却几乎没有获取消息的渠道,同样不知道这一点。
所以,他根本就无法理解,朱元璋怎么会让程一民参与编写考卷。
但纵使再疑惑也无用,以他的身份什么都做不了。
见他一直不说话,程一民继续说道:“我在想,要不要在本次科举采用新式算学符号,书写方式也改为横写。”
古代书籍都是从左往右翻页,文字也是竖着写的。
但理科需要大量计算,竖着写确实不方便,陈景恪就改成了横着写。
不过从左往右翻页他没改。
左翻还是右翻并不影响阅读和书写,没必要非模仿前世习惯。
这一习惯,很快就被程一民等人接受,并在算学班推广。
新编写的《洪武算经》,采用的就是横写。
只是他没想到,程一民竟然如此激进,竟然想在算科考试采用新规则。
他的理由是:“科举是推行新规则最快的地方,只需一次,新的算学符号和书写习惯,就能推广开来。”
陈景恪心道,还好你只是算学博士,若让你主政绝对是国家的灾难。
“今年的恩科和明年的正科,还是按照之前的规则来进行的好,否则对别的考生太不公平了。”
程一民解释道:“你说的事情我也想过,只是除了国子监算学班,参加算科的人非常少。”
“我让人去查了一下,只有不足百人。”
陈景恪惊讶的道:“算科考生竟然这么少吗?”
要知道,明经科可是来了一万多人。
就这还是很多考生得到消息太晚,来不及参与本次恩科。
预计明年二月份参与正科的明经考生,将会超过两万人。
两相对比,差距实在太大了。
程一民叹道:“算学没落啊,民间学算学的多是商贾,是不允许出仕的。”
“普通人愿意学算学的本就不多,纵使有人想学,也很难找到先生……”
“且本次算科是突然增加,时间太紧迫,大多数考生都来不及赶到应天府……”
陈景恪很是无语,就算如此,算学也太落魄了吧。
推广数学,发展理科,刻不容缓啊。
程一民继续说道:“我想的是,这不是还有时间吗,可以写一本算学书,单单介绍新算学符号。”
“然后将这些人聚在一起,把新符号传授给他们。”
“然后再将这本算学书刊印发行,后续来参加明年科举的考生,也能购买学习。”
“如此新符号就能快速推广开来,可以省去我们许多麻烦。”
陈景恪很是意外,没想到他竟然是这样的想法:
“科举使用新符号万万不行,太容易出问题了,至少要等到三年后的科举才行。”
程一民尴尬的道:“果然不行吗。哎,是我想的太简单了。”
陈景恪安抚道:“不过,出一本专门介绍新算学符号的书,这个想法非常不错,我很支持。”
程一民的情绪好转不少。
接着,两人继续聊考卷编写的事情。
得知这两天他就要去礼部,直到考试结束,批改过试卷才能出来。
同去的还有几人,都是《算经》编纂的核心成员。
陈景恪想了想,就说道:“这样吧,《算书》编写先停一下。”
“去参加算科考试的学生就不要过来了,好好温习争取考出好成绩。”
程一民反对道:“那怎么行,这一耽搁就是一個月多,会严重迟缓算书编写的。”
陈景恪说道:“编写算经不着急,我觉得眼下推广新算学符号更重要。”
“现在天下学子齐聚应天府,陆续还有更多学子赶来。”
“读书人聚到一起,最喜欢指点江山,到时新符号问世,他们必然会关注的。”
一种新的知识出现,比起挨骂,更怕无人问津。
不论是骂还是支持,都有助于新算学符号扬名。
至于骂的人太多,会不会导致新算学符号被雪藏。
完全不用担心。
朝廷是支持新符号的,户部私底下已经在使用。
朱元璋更是实用主义者,不会为了安抚读书人,就废除明显更好用的新符号。
所以,这次科举确实是推广新符号的绝佳时机。
一番解释,程一民终于被说服:“好,此事我会安排下去,尽快将此书写出。”
陈景恪想了想,又说道:“让参与本次科举考试的学生也不用来了,回去好好温习,争取考出好成绩。”
算科也是要考经文的,只是题目较为简单。
临近考试了,也是该让大家回去好好复习了。
程一民自然也不会反对:“好,我一并通知。”
之后,陈景恪了解了一下算书编写的具体进程,帮忙解决了一些难题,就离开了。
等回到皇宫,天已经暗了下来。
。
这种情况必然会滋生贪腐。
更严重的是,基层数据混乱一旦蔓延开来,国家将彻底失去对基层的了解。
比如最基本的人口数据、土地数量等等,都很难再统计上来。
朝廷下令统计人口、丈量田亩,那些人就直接将以前的数据略微改动一下上报。
这种情况已经显露端倪。
别的行政官员,可以通过大规模征召读书人,或者让地方州县推举人才来缓解。
计官属于专业人才,有技术门槛的。
民间懂算学的本就少,还要排除商贾,可用的人就更少了。
自己培养需要时间,只能通过扩招来缓解这个问题。
试卷简单一点,评卷的时候标准宽松一点,有一定算学基础都可以招进来。
国子监算学班,作为大明唯一一个专业培养计官的地方。
这里的学生纵使再差,简单的记账总还是懂的。
朱元璋已经决定,将培养两年以上的算学生,全部授官。
正是基于这个目的,才会让程一民这个算学博士,参与到算科考卷编写中来。
放在正常情况下,那是万万不可能的。
这些消息涉及到朝廷机密,邱广安不敢随意透露,所以程一民也不知道。
陈景恪虽然在宫里,却几乎没有获取消息的渠道,同样不知道这一点。
所以,他根本就无法理解,朱元璋怎么会让程一民参与编写考卷。
但纵使再疑惑也无用,以他的身份什么都做不了。
见他一直不说话,程一民继续说道:“我在想,要不要在本次科举采用新式算学符号,书写方式也改为横写。”
古代书籍都是从左往右翻页,文字也是竖着写的。
但理科需要大量计算,竖着写确实不方便,陈景恪就改成了横着写。
不过从左往右翻页他没改。
左翻还是右翻并不影响阅读和书写,没必要非模仿前世习惯。
这一习惯,很快就被程一民等人接受,并在算学班推广。
新编写的《洪武算经》,采用的就是横写。
只是他没想到,程一民竟然如此激进,竟然想在算科考试采用新规则。
他的理由是:“科举是推行新规则最快的地方,只需一次,新的算学符号和书写习惯,就能推广开来。”
陈景恪心道,还好你只是算学博士,若让你主政绝对是国家的灾难。
“今年的恩科和明年的正科,还是按照之前的规则来进行的好,否则对别的考生太不公平了。”
程一民解释道:“你说的事情我也想过,只是除了国子监算学班,参加算科的人非常少。”
“我让人去查了一下,只有不足百人。”
陈景恪惊讶的道:“算科考生竟然这么少吗?”
要知道,明经科可是来了一万多人。
就这还是很多考生得到消息太晚,来不及参与本次恩科。
预计明年二月份参与正科的明经考生,将会超过两万人。
两相对比,差距实在太大了。
程一民叹道:“算学没落啊,民间学算学的多是商贾,是不允许出仕的。”
“普通人愿意学算学的本就不多,纵使有人想学,也很难找到先生……”
“且本次算科是突然增加,时间太紧迫,大多数考生都来不及赶到应天府……”
陈景恪很是无语,就算如此,算学也太落魄了吧。
推广数学,发展理科,刻不容缓啊。
程一民继续说道:“我想的是,这不是还有时间吗,可以写一本算学书,单单介绍新算学符号。”
“然后将这些人聚在一起,把新符号传授给他们。”
“然后再将这本算学书刊印发行,后续来参加明年科举的考生,也能购买学习。”
“如此新符号就能快速推广开来,可以省去我们许多麻烦。”
陈景恪很是意外,没想到他竟然是这样的想法:
“科举使用新符号万万不行,太容易出问题了,至少要等到三年后的科举才行。”
程一民尴尬的道:“果然不行吗。哎,是我想的太简单了。”
陈景恪安抚道:“不过,出一本专门介绍新算学符号的书,这个想法非常不错,我很支持。”
程一民的情绪好转不少。
接着,两人继续聊考卷编写的事情。
得知这两天他就要去礼部,直到考试结束,批改过试卷才能出来。
同去的还有几人,都是《算经》编纂的核心成员。
陈景恪想了想,就说道:“这样吧,《算书》编写先停一下。”
“去参加算科考试的学生就不要过来了,好好温习争取考出好成绩。”
程一民反对道:“那怎么行,这一耽搁就是一個月多,会严重迟缓算书编写的。”
陈景恪说道:“编写算经不着急,我觉得眼下推广新算学符号更重要。”
“现在天下学子齐聚应天府,陆续还有更多学子赶来。”
“读书人聚到一起,最喜欢指点江山,到时新符号问世,他们必然会关注的。”
一种新的知识出现,比起挨骂,更怕无人问津。
不论是骂还是支持,都有助于新算学符号扬名。
至于骂的人太多,会不会导致新算学符号被雪藏。
完全不用担心。
朝廷是支持新符号的,户部私底下已经在使用。
朱元璋更是实用主义者,不会为了安抚读书人,就废除明显更好用的新符号。
所以,这次科举确实是推广新符号的绝佳时机。
一番解释,程一民终于被说服:“好,此事我会安排下去,尽快将此书写出。”
陈景恪想了想,又说道:“让参与本次科举考试的学生也不用来了,回去好好温习,争取考出好成绩。”
算科也是要考经文的,只是题目较为简单。
临近考试了,也是该让大家回去好好复习了。
程一民自然也不会反对:“好,我一并通知。”
之后,陈景恪了解了一下算书编写的具体进程,帮忙解决了一些难题,就离开了。
等回到皇宫,天已经暗了下来。
。
本文网址:http://www.hcey.net/xs/5/5986/4477971.html,手机用户请浏览:m.hcey.net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。
温馨提示: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书目,按 ←键 返回上一页, 按 →键 进入下一页,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。章节错误?点此举报